孟子讲人生境界的六句话(孟子的人生格言)

第一种是善。这种人值得别人喜欢,但不是长得好看或特别有钱,而是内心充盈着的善的光辉。

第二种是信。孟子认为,善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,而是真实存在于人的内心,是按照内心的道德指令去做善事,是由“仁义行”而不是刻意地“行仁义”,这种境界叫信。

第三种是美。美不是女孩子明眸皓齿、男孩子潇洒俊朗,而是内心充满了善和信的光辉。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身上有一种美好的气质。

第四种是大。不仅内心要有善、信的美,还要将这种美表现出来,有益于社会,让别人都能从大人的道德之美中得到教益。

第五种是圣

第六种是神

孟子喜欢讲“人禽之别”,因为孟子认为,既然我们很幸运地成为了人,就应该有人的样子,而不能“人模狗样”象禽兽。

人之所以为人,在于有善的四端,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。

为人之道就是努力让自己距离禽兽越来越远,而不是和禽兽混在一起,成为禽兽不如或衣冠禽兽,这是孟子为人类划定的底线。

孟子也喜欢讲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,只要你努力,就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。所以,为人之道就是努力向尧舜那样的圣人靠近,这是孟子为人树立的高线和榜样。

为了把理想人格说清楚,孟子把理想人格从低到高分成六个层次,让人们按图索骥,树立学习的目标。

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。充实之谓美。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。大而化之之谓圣。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。”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